查看原文
其他

国学共读 | 战争迭起

2018-03-15 M的立方 有书国学共读

文 | · 主播 | 阿成


 

各位书友大家好,今天我们将一起共读曹书杰的《后梁太祖朱温大传》的第83—128页。本节共读我们将会走进那个“烽火连三月”的时期。




 

黄巢兵败自刎之后,唐朝的江山便稳固了吗?

 

答案当然是否定的!即使在我们这个和平的年代,人们为了生存和欲望仍在努力的向“金字塔”的顶尖攀爬,数不清的人在创业的浪潮中前仆后继。


更何况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,当然是“群雄”并起。灭了大齐朝的黄巢,便来了个蔡州的秦宗权。

 

秦宗权是蔡州上蔡的人,原本是唐朝的忠武军牙将,自己领兵一方。


在公元884年五月,黄巢逃奔兖州时,秦宗权便屯兵陈、蔡间,拥兵数万,攻陷临郡,颇有窥伺许州、汴州之意,朱温深以为患。

 

果然,秦宗权闻黄巢死后,便在蔡州称帝,设置百官,仍以大齐朝为号,以示继承黄巢。 


而唐僖宗一方面由成都向京城进发,另一方面派兵讨伐秦宗权。唐王朝和另一个企图独立政权的战斗打响。

 

朱温初战就大败秦宗权,四月,加朱温为检校太保,增食邑1500户,以示奖励。


虽然初战告捷,但此时朱温实力尚弱,还不足与秦宗权抗衡,所以以固城自守为主。

 


彼时中原诸镇已多被秦宗权攻陷,势焰高涨。别说反攻秦宗权,就是能相连自保者在中原唯有朱温以及陈州刺史赵犨二人。


为了应对强敌,两家结秦晋之好,进一步巩固联盟。后来朱温又得谋士敬翔,盟友朱瑄、朱瑾相助。

 

双方在中原多次交战,互有输赢,其中汴州大战是朱温一生中最关键的战役,不仅消灭了秦宗权的主力,使双方的力量发生了逆转,而且朱温从被动防守转为主动进攻,从此掌握了中原战场的主动权,军事实力也不断增强。


但是就在共庆汴州大捷的祝词余音尚存之时,朱温与朱瑄、朱瑾便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始互相谋算,反目成仇。这就是“以利相交者,利尽则义绝”吧!

 

晚唐时期,这种朝秦暮楚,相互背叛的事情时有发生,最值得相信的不是情谊,而是利益。


不仅藩镇间相互攻伐,藩镇内部也是祸乱迭生。


公元887年淮南内乱,朝廷让朱温领东南面诏讨使兼淮南节度使去解决淮南的内乱。


朱温既得权力,又有机会再扩自己的领土十分的高兴,但有一人却十分的不满,他就是蔡州四面行营兵马都统时溥,但让他更加不满的是在公元888年正月,他的蔡州四面行营兵马都统竟也被朱温所取代。

 

因为时溥对朱温的不满,所以他对朱温采取不合作的态度,凡是中原兵马与蔡州兵交战,他概不出兵。


五月,朱温围攻蔡州,并上表朝廷,表文的大意是说:自征讨蔡州秦宗权以来,时溥无任何战绩,却任担任东南面都统,请朝廷免去其东南面都统一职。

 

朱温此举无异于火上浇油。而且这“油”还是朱温故意浇上去的。因为只有激怒时溥,使他兴兵攻汴州,朱温才能借故歼灭时溥。

 


公元888年三月唐僖宗驾崩,皇太弟李晔继位。


昭宗李晔其实是一个明慧有才志的君主,他有志匡扶朝纲,但是外患强藩势力已经较为稳固,内忧宦官痼疾已久,朝中又无贤臣辅佐,他想凭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已是不可能了。

 

每个朝代的末年的皇帝似乎都比较悲惨。


庸碌无为,贪图享乐者也无法享受皇帝的至尊殊荣,僖宗继皇帝位十几年来或是被胁迫,或是被迫出逃,几乎无一日不是在惶恐中度过,没有一点尊严;明慧有才志者,心有余而力不足,或眼睁睁的看着先祖创下的基业在自己手中残破,或因不甘为傀儡而被迫害,更是十分不幸。

 

昭宗的继位似乎也没有惊起太大的波澜,朱温此时基本也还能够为朝廷效命。


但是效命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借助皇命,使自己有较为充分的理由出征,然后扩张自己的地盘。

 

朱温想要称霸中原,但是晚唐时期藩镇多虎狼之徒,他又想师出有名,实属不易,而魏博军镇则给了他一个征讨的理由。


其实朱温与魏博军镇早有渊源,曾在围剿黄巢之时向魏博军镇购买粮草,恰逢那是魏博军镇内乱,不仅他派去的求粮使被魏军杀害,万两白银也无端失去;后来在公元889年六月,朱温想要借道魏博驰援邢州,罗弘信又坚辞不肯。


而此时朱温授朝廷命要进攻太原李克用想要借到魏博军镇,并要罗弘信供应粮草和战马,却造罗弘信一口回绝,派去的使者也遭到拒绝,使者回报朱温,朱温竟不怒反笑。


因为军镇的一切反应都在朱温的意料之中,但拒绝他就是违抗朝廷的命令,如此他便能名正言顺的前去征讨魏博了。

 


在公元883年七月,朱温以宣武军节度使之职初入中原时,只有汴州一州之地。


但到了公元888年十二月,其历经5年多的征战,已实际上统辖了七镇二十一州之地,成为了雄踞中原的最有实力的强藩。

 

历代的统治者一般都御下有术,朱温此时虽然还没有称帝,但是也统兵一方了。


朱温账下有两位大将,一位是朱珍,一位是李唐宾,二人勇略、功名基本相当,每有大战朱温必令二人同往,二人配合战无不胜,所以彼此都不服气,渐生矛盾。


甚至后来二人还因互相猜疑,嫉妒而结下深怨,但是,每有出兵朱温仍让二人同往。

 

朱温是一个多疑的人,只有这样把两个不甚相和或互有戒心的人搭配到一起,让两个人相互牵制、戒防、监视、争功,这样彼此都不敢图谋不轨,才能使他安心,不仅可以坐收渔翁之力,还能保持绝对的权威。

 

当然,这种方法有利,自然也有弊。弊处是朱珍最终杀了李唐宾,而朱珍又被朱温所杀,他一下子便损失了两员大将。

 

朱珍似乎是被朱温斩杀的第一位大将,他担任朱温账下内外兵马指挥使数年,是朱温架下最高军事指挥官。即便如此,顷刻之间便被朱温斩杀了。


这说明朱温虽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,却也不免有些残暴。


推荐阅读

国学共读 | 时势造英雄

国学共读 | 帜降唐,讨伐黄巢



M的立方,一个喜爱文字,热爱生活,天马行空的双子座女生。一个执着远方,喜欢出发,只为到达的地方都属于昨天的95后。希望用我的手书写我自由的灵魂。



阿成,长岛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。微信号:fac792。新浪微博@阿成Alan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